我上大学那会,也跟大家一样,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学狂热版本,那叫一个头大。刚开始,我就跟个无头苍蝇似的,到处打听。先是逮着学长学姐问,拉着他们问这问那,求着他们分享点经验。学长学姐人还挺巴拉巴拉跟我说了一堆。
然后我又去学校的论坛看,翻了好几百个帖子,找那些跟版本选择相关的内容。从那些帖子里,我了解到了不同版本的大概情况。有的版本社团活动特别多,有的版本学术氛围超浓厚。
我心里有了个初步的想法后,就开始去实地考察。跑到那些不同版本对应的教学楼和宿舍区,看看学生们的状态。我发现学术氛围浓的版本里,学生们天天泡图书馆,一个个走路都带着风,感觉都在跟时间赛跑。社团活动多的版本,校园里到处都是社团招新的摊位,热闹得很。
我又去跟不同版本的老师聊了聊。约老师见面,问他们这个版本的优缺点。老师也不藏着掖着,把实际情况都跟我说了。比如说,学术版本虽然能学到很多东西,但压力也大,课程难度高;社团版本虽然能锻炼社交能力,但学习时间相对少点。
我把这些信息都收集齐了,就开始坐下来分析。列了个表格,对比各个版本的优缺点。我想,我上大学是既要学到知识,又要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。所以我选了一个学术和社团活动相对平衡的版本。
进了这个版本之后,我就开始投入到大学生活里。参加各种学术讲座,加入感兴趣的社团,结交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这大学四年过得那叫一个充实,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选版本的那些事儿,还真是没白折腾。
